現在已經到了2021年年中,新冠疫情期間就陷入虧損的黃羽雞行業,至今已經低落近五個季度了。那么現在的黃羽雞養殖與市場情況怎么樣?何時將會迎來反轉?我們從以下多角度來一探究竟。
從供給方面來看,黃羽雞的產能持續去化。2020年新冠疫情至今,在需求受限與產能過剩情況下,黃羽雞養殖出現嚴重虧損,養殖戶成批退出。預計2020年初至今黃羽雞產能減少30%左右。
而從流通方面來看,前期因為活禽交易市場的關閉,以及交通受阻等,導致以活禽交易為主的黃羽雞流通不暢?,F在,雖然這些因素都消失了,但市場的消費水平也大不如前了。
相對于快速的白羽雞來說,中速慢速的黃羽雞價格偏高。處于后疫情時期的現在,中低檔雞消費較疫情時期有所好轉,但高價的慢速黃羽雞消費卻依然提振不起來。因為居民整體消費能力也降低了。
第三,中慢速的黃羽雞的養殖主要以小規模農戶養殖為主。但小規模養殖戶原生的劣勢就是抗風險能力不強。所以,在現在這樣飼料成本居高不下,成品雞行情又不溫不火的情況下,很多養殖戶是不敢貿然養殖的。
因此,黃羽雞養殖規模仍在持續下降。根據專業禽苗供應平臺一品苗微信公眾號的數據來看,黃羽雞養殖從上游的種雞養殖,雞苗孵化,再到下游的商品雞養殖,產能都出現了大幅萎縮。整體產能只相當于2020年以前的65%左右。
為什么產能下降了這么多,但是目前黃羽雞的行情還是起不來?小編以為和一個因素有很大的關系。
黃羽雞最大的消費場景就是酒樓,宴席和日常的家庭消費。但因為此前,舉辦宴席、聚餐等大規模聚餐活動還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這導致很多婚宴等大型活動取消或延期。而這些活動往往是黃羽雞最大的消費場景。
目前,隨著限制措施的逐漸放寬,再加上很多婚慶、傳統節日等都集中在下半年,所以今年下半年開始,黃羽雞的消費需求或將迎來這兩年來的峰值,其行情也極有可能一改此前的低迷,開始穩步上行。
一邊是養殖產能繼續縮減,一邊是消費需求逐漸恢復,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黃羽雞的未來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