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科技4月8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函件指出,截至4月1日,公司已將2760萬元歸還至2019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專戶,剩余11.02億元尚未歸還,占該次募集資金凈額的69.70%;將3000萬元歸還至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專戶,剩余24.4億元尚未歸還,占該次募集資金凈額的32.63%。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未能按期歸還募集資金的具體原因,是否存在被挪用、占用等情形。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注意到,正邦科技的控股股東方面也面臨不同程度的流動性壓力,正邦集團近期累計新增質押2880萬股,其和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占所持股份的85.05%。
正邦科技預計2021年虧損接近200億元,近期有機構認為豬周期今年不可能出現反轉,明年反轉概率也偏低。
交易所詢問資金延期歸還原因
面對正邦科技龐大的資金延期歸還事項,深交所高度重視,在函件中要求公司詳細說明,截至回函日,公司2019年公開發行可轉換債券、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進度情況,并說明相關募投項目與計劃投資進度的差異,是否存在推進緩慢的情形。如是,說明具體原因及公司已采取或擬采取的應對措施。在前述問題回復的基礎上,詳細說明公司延期歸還募集資金是否影響有關募投項目的實施,是否因此導致上市公司發生損失,是否存在變相改變募集資金使用用途的情形。
正邦科技4月1日晚間發布關于延期歸還閑置募集資金并繼續用于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公告稱,擬延期歸還2019
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人民幣110,240
萬元、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人民幣244,000萬元閑置資金并繼續用于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延期歸還期限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到期將歸還至募集資金專戶。延期歸還閑置募集資金并繼續用于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僅限于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生產經營使用,不會直接或間接將閑置募集資金用于證券投資、衍生品交易等高風險投資。
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詳細說明該等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實際流向及具體用途,是否存在被挪用、占用等情形。如是,說明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實際資金使用方、占用金額等。
正邦科技延期歸還閑置募集資金并繼續用于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舉措引來評級機構關注。大公資信認為,該事項說明正邦科技目前流動資金緊張,對公司經營活動和信用水平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控股股東質押部分持股
記者注意到,正邦科技的控股股東方面也面臨不同程度的流動性壓力。
正邦科技4月7日披露,公司于4月2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正邦集團的通知,獲悉其將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權辦理了質押手續。正邦集團本次累計新增質押288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3.84%,占公司總股本的0.92%。公告披露,質押用于自身融資需要。
截至公告披露日,正邦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質押股份合計13.21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5.05%,占公司總股本的42%。
對于頗高的質押比例,正邦科技解釋稱,正邦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高比例質押股份主要原因為用于參與公司定向增發、支付融資本息等。期間因資本市場及股價的波動,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多次補充質押情況,形成了高比例質押股份的情況。目前正邦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質押的股份不存在平倉風險,股份質押風險在可控范圍內,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對公司生產經營不產生實質性影響。
但正邦集團面臨較大短債償付壓力。截至公告披露日,正邦集團有息負債合計64.32億元,其中未來半年內需償付的債務金額為18.52億元,未來一年內需償付的債務金額為39.6億元。
基本面堪憂
在正邦科技及控股股東流動性緊張背后,是經營業績不佳。
正邦科技2021年預計虧損182億元-197億元。根據業績預告,正邦科技業績虧損原因:
一是由于國內生豬市場價格下滑,豬周期對產業結構單一的正邦科技的影響大。雖然報告期內正邦科技銷量同比增長56.14%,但疊加銷售價格的下降影響利潤88.73億元。
二是正邦科技處于戰略轉型期,為進一步優化種群,合計死淘能繁母豬及后備母豬約220萬頭,虧損62億元-68億元。
三是受國內市場生豬價格持續下降及疫情影響,報告期內正邦科技整體產能利用率較低,造成空置欄舍折舊等損失,同時對低效及不經濟的租賃場進行清退,由此造成租賃場預付租金、清退補償、物料等損失,合計約15億元。
對于正邦科技基本面的惡化,大公資信認為,生豬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等因素導致正邦科技大幅虧損,盈利能力惡化,同時短債壓力上升,面臨一定經營和流動性壓力。因此,大公國際3月18日決定將正邦科技主體信用等級調整為A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17正邦
01”信用等級維持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