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走私豬肉凍品不斷涌入泰國,盡管海關部門聲稱有嚴格的通關檢疫措施,但畜牧廳仍于月初在清邁查獲5噸非法進口自德國、阿根廷等豬肉制品后,隨后又在曼谷鄰近的佛統和北欖兩處冷庫內查封53噸走私豬肉。
農合社部長察霖猜透露,在收到有關佛統和北欖兩府冷庫私藏大量非法進口豬肉制品舉報后,擔心未經檢驗檢疫進口豬肉可能給公眾健康和病毒傳播等影響,畜牧廳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多處冷庫實施了突擊檢查,并在佛統和北欖兩府兩個冷庫內查獲無法提供證明的大約53噸的走私豬肉。
報告稱,北欖府查封的豬肉制品共計7類,三線肉片11468.8公斤,豬頸肉23789.89公斤,豬排骨12785.72公斤,豬里脊肉4352.43公斤,另外豬尾巴68公斤,豬臉114.80公斤,豬大腸202公斤,合計52781.64公斤。
而就在本周早些時候,畜牧廳還在清邁查獲一批總量約合5噸的走私豬肉制品。這些被查封的冷豬肉主要來自歐美國家,比如,德國和阿根廷等。官員表示,泰國一致有從國外進口豬肉制品,特別是豬肉內臟等作為加工飼料原料,但也有部分被用于消費。而從過去今年的情況看,總體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
泰國海關部門則表示,雖然采取了嚴格的反走私措施,并對所有冷鏈進口肉制品進行嚴查,但仍可能會出現某些疏漏的情況。目前被查封的走私豬肉并非來自周邊鄰國,而是從歐美距離幾千公里的地方漂洋過海來的。相比德國等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泰國在生豬養殖成本方面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