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5日,5月國內白羽肉雞均價4.41元/斤,環比上漲0.15元/斤,漲幅3.52%,同比漲幅18.87%。
盈利難、價格不穩,養雞行業似乎很難甩掉不景氣的標簽。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肉雞銷售量價齊增。進入5月,雞翅等產品的批發價格也微漲。養雞業真的要扭虧為盈了嗎?
從銷量及收入來看,記者梳理相關財報顯示,今年4月,圣農發展家禽飼養加工板塊肉雞銷售量、銷售收入分別環比增長6.21%、3.19%,仙壇股份肉雞產品銷售量、銷售收入環比增加18.53%、12.62%,立華股份商品肉雞銷售量、銷售收入環比也均有增加。這意味著不少肉雞上市企業已出現扭虧為盈的跡象。
從價格來看,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5月第二周全國肉雞棚前收購價格為8.77元/公斤,環比上周漲1.39%。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肉雞行業分析師高翔對記者表示,肉雞的出欄成本達到4.2-4.3元/斤,市場終端的價格達到4.5-4.6元/斤,一斤盈利0.3-0.4元。若按一只雞5斤的重量來計算,則每只雞能盈利1.5元,在行業里屬于正常的盈利水平。
實際上,今年以來的雞價并不算低。然而,5月第二周全國雞料比價為2.34,環比漲幅0.43%。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肉雞養殖虧損為1.03元/只??梢?,飼料成本上升對養雞業產生了巨大的殺傷力。
值得關注的是,進入5月,雞翅等產品的批發價格也有小幅上漲。但對企業來說,雞翅等產品價格的上漲或只是曇花一現。高翔表示,整體來看,今年經銷商拿貨的心態相對謹慎,適量補貨后拿貨的積極性很快就下降了,未來肉雞市場的運行狀況可能還是會比較平淡。從供給方面看,5月、6月整體的市場供給量(包括毛雞的出欄量、產品產量)仍處偏低狀態,而供給對市場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不過歷年的5月、6月都不是雞肉產品的消費旺季,相關產品價格雖有小幅調整,但波動不大。
益生股份近日接待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雞苗供不應求,父母代種雞價格逐月提升,商品代雞苗訂單已預定到7月。
展望后市,從供應面來看,受雞苗供應量有限以及養殖難度較大影響,6月商品代肉雞出欄量或繼續處于低位。終端市場需求平淡,6月產品市場缺乏明顯利好推動,走貨速度不快,屠宰環節仍面臨較大挑戰。預計6月國內肉雞價格或橫盤調整,漲跌空間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