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美國農業部月度報告超預期下調,對2022/2023年度美豆單產預估至49.8蒲式耳/英畝,美豆種植面積持平上月的8660萬英畝,總產量隨單產下調至43.13億蒲式耳,并通過下調出口預估將2022/2023年度美豆期末庫存維持在2億蒲式耳水平,維持平衡偏緊格局。由此說明,在新作南美大豆能夠供應市場之前,全球大豆緊平衡狀態仍舊維持。

美豆產量恢復不及預估
在2022/2023年度美豆作物季接近尾聲之際,筆者回顧發現,本季度美豆產量恢復不及期初預估。面積方面,2022/2023年度,美豆面積自9095萬英畝累計下調335萬英畝至8660萬英畝,并未體現出豐厚種植利潤對面積的正向鼓勵。單產方面,本作物季初期美豆生長相對良好,但7月中旬以后,隨著高溫帶自東南沿海轉移至中西部主產區,給處于關鍵生長期的作物生長帶來一定壓力,美豆周度優良率和單產相應下調。
基于面積逐漸調降和單產連續兩個月大幅下調,導致2022/2023年度美豆產量恢復不及預期。按美國農業部發布的10月WASDE報告來看,2022/2023年度美豆產量只有43.13億蒲式耳,同比略降,與年初預期的高利潤下的豐產格局不同,這也延續了年初南美大豆大幅減產以后全球大豆供應緊張的格局。
美豆需求端亮點相對不多。截至9月底,2021/2022年度美豆累計銷售5967萬噸,基本符合預期;2022/2023年度美豆累計銷售2751萬噸,處于歷史相對偏高水平,但其中大部分銷售集中在舊季完成,9月初以來的新季銷售相對偏低。相對于出口,美豆壓榨需求強勁。NOPA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豆每個月的壓榨量幾乎都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美豆壓榨需求則主要受豐厚榨利的刺激。一年多以來,美豆壓榨利潤大部分時間在3美元/蒲式耳以上運行,遠高于過去2—2.5美元/蒲式耳歷史區間。截至9月23日當周,美豆壓榨利潤更是高達5.32美元/蒲式耳,再次創歷史新高。筆者預計,在豐厚利潤的刺激下,美豆壓榨量短期仍將維持偏高水平。
巴西等待豐產預期兌現
目前,市場上主要機構對新季巴西大豆的預期都是豐產基調?;谪S厚的種植利潤,美國農業部預計,2022/2023年度,巴西大豆種植面積將同比增加100萬公頃至4200萬公頃,增幅2.44%;單產從前一年的大幅回調中恢復至3.55噸/公頃偏高水平;總產量達到1.49億噸。巴西主要機構CONAB的論調與美國農業部基本一致,但CONAB對巴西大豆新作的種植面積預估高于美國農業部。
從播種前期情況來看,2022/2023年度巴西大豆開局順利。從天氣預報來看,未來兩周,帕拉納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等中西部雨勢總體仍良好,利于作物播種推進以及初期生長,這奠定了今年巴西大豆的良好開局。不過,2021/2022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出現嚴重下滑。一方面,因為2021/2022年度產量大幅下降限制可供出口量;另一方面,因為上半年雷亞爾處于升值通道,限制巴西農民出口大豆的意愿。不過,6月以后,隨著雷亞爾匯率轉弱,巴西農戶出口積極性上升,帶動出口貼水回落刺激了一波需求。
阿根廷出口節奏被打亂
今年阿根廷大豆出口節奏出現異常情況。因年初以來阿根廷比索進入貶值通道,農戶惜售意愿強烈,所以作為“硬通貨”的大豆在9月之前出口進度非常緩慢,遠低于過去5—6年的同期水平。然而,9月初,阿根廷政府為促進本國大豆庫存消化,推行出口匯率優惠政策,刺激農戶銷售大豆。從出口數據來看,政策刺激效果非常明顯,9月中旬以后,阿根廷大豆出口量大幅上升。
目前,全球大豆仍處于強現實、弱預期格局中。巴西2021年大幅減產,美豆產量恢復不及預期,導致全球大豆供應偏緊;2022/2023年度巴西大豆豐產預期強,生產增量超過需求增量,全球大豆將出現累庫局面,將從偏緊格局轉向略微寬松局面。然而,預期兌現需要持續關注南美產區天氣變化和產量預期調整,畢竟今年全球還處于拉尼娜周期,南美產區天氣具有不確定性。
總體而言,中短期來看,隨著美豆收割工作繼續推進,大豆供應增加,恰巧內河運力限制出口能力,或導致美豆出口節奏受阻,施壓盤面價格和出口貼水,CBOT大豆或振蕩偏弱運行。長期來看,南美大豆豐產預期兌現是未來半年全球大豆市場的關鍵,雖然前期天氣良好助力播種,但時間窗口較長,需繼續關注并及時調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