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豬肉價格普遍漲幅明顯。10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拉響全國豬肉價格過度上漲的“一級預警”。10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高度關注生豬市場價格變化,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緊盯市場動態,持續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并指導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豬肉儲備。
今年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從低點反彈走高,拉響了過度上漲的“一級預警”。豬肉價格大漲原因何在?豬肉價格上漲行情可否持續?對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城鄉居民和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特約研究員、北京城市學院高級工程師劉國海。
“漲勢太猛了?!奔易『颖笔『愂叙^陶縣房寨北村的王章利日前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現在,豬肉價格18元/斤—20元/斤,近兩個月來,眼看著豬肉價格從10元/斤、12元/斤、14元/斤、16元/斤、18元/斤,漲到了20元/斤?!?/span>
劉國海分析稱,今年豬肉價格走勢整體呈現了前跌后漲的“V”字型走勢。年初生豬價格下降,自4月份開始價格從低點反彈走高,進入9月份價格持續沖高,成為拉動9月份CPI的重要因素。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14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33.8元/公斤,創2021年5月份以來的新高,與3月份最低點的12.5元/公斤相比上漲了近3倍。
10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豬肉價格過度上漲預警,10月10日—14日當周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價格均價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40%。10月20日,生豬價格突破14元/斤,上海和浙江兩地生豬價格率先突破15元/斤,上漲區域再次拓展,上漲幅度增大。10月21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35.67元/公斤,比10月20日上升0.6%。
全國性生豬價格連續上漲,并沒有帶動生豬出欄量增多,多地生豬供應反而偏緊。是什么原因導致豬肉價格大漲?
劉國海認為,一是與市場供給不足有關。從去年6月份到今年4月份,受生豬出欄量過多和飼料上漲、環境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養豬行業處于虧損狀態,一部分養殖戶選擇退出養殖市場或選擇縮小養殖規模,直接導致生豬存欄量大幅減少。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份至今年4月份,母豬存欄量累計下降約15%,而生豬出欄期為6個月,所以,豬肉上漲與供給不足有關。
二是與市場預期有關。每年中秋、國慶、元旦和春節都是豬肉需求旺盛期,而生豬市場需求越旺盛,養殖戶越是壓欄惜售待機賣更好的價格,形成了二律背反效應,由于市場上的生豬數量減少,導致豬肉價格隨之上漲。
豬肉價格上漲行情能否持續?劉國海分析稱,從數據上來看,今年6月份、7月份,全國規模豬場新生仔豬數量同比分別增長了8.1%和7.5%,說明生豬出欄量有保障,疊加豬肉放儲、保供穩價,因此,豬肉價格不具備連續上漲和高價持續的條件。但不排除特殊情況下影響豬肉價格溫和上漲,如養殖企業壓欄惜售或受到疫情以及極端環境等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