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市場年度,我國轉向進口巴西玉米,不僅在國內引發熱議,同樣,在國際市場也備受關注,因為這或將改變全球飼料貿易格局。無論是玉米市場的大賣家美國還是大買家歐盟,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擔憂。
中國轉向進口巴西玉米
盡管在保障口糧供給方面,我國完全實現了自給自足,但受自然資源稟賦等因素限制,我國飼料和工業用糧卻嚴重依賴進口。特別是大豆和玉米,其中,大豆的進口量每年在8500萬噸左右,占國內需求總量的65%以上;近幾年的玉米進口量也在2000萬噸左右,占國內總需求量的10%左右。
通常,大豆主要從巴西和美國采購,而玉米的主要來源是美國和烏克蘭。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受俄烏危機影響,烏克蘭的玉米出口大幅放緩,預計2022/2023年度銷售的谷物出口量為1550萬噸,同比下降42%。因此,隨著烏克蘭經濟放緩和出口減少,我國為了避免玉米進口主要依賴美國的不利局面,尋求玉米進口來源多樣化,向巴西敞開玉米進口的“大門”是完全有必要的。
在2022年5月份,我國和巴西就玉米出口協議達成一致,并在11月初公布了允許巴西玉米輸華的出口商名錄。根據巴西谷物出口集團Anec稱,在11月完成首批68000噸裝船后,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有更多的巴西玉米發貨,預計2022/2023年度我國將從巴西購買500萬噸玉米。
全球飼料貿易格局要“變天”?
隨著我國進口巴西玉米由談判進入實施,毫無疑問將會對全球飼料貿易格局帶來深刻影響。
首先是美國,在往年,我國對美國玉米進口量占到了總進口量的70%左右。但目前烏克蘭和巴西玉米均比美國玉米便宜,尤其是巴西玉米,按照目前的價位,要比美國玉米便宜250元/噸左右。
主要原因是干旱導致密西西比河的水位保持在低位,影響了駁船運輸出口玉米的能力,出口商不得不尋求汽車或火車運輸,這導致美國玉米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同時,當前美國鐵路工人罷工的鬧劇也在愈演愈烈?!把┥霞铀钡氖?,墨西哥禁止進口美國轉基因玉米,更使得美國的玉米出口遭受重大打擊。
除了美國,歐洲國家目前對我國進口巴西玉米也表現出了極大的擔憂。由于在玉米的關鍵生長月份,異常干旱的天氣導致歐洲當地玉米減產。因此,歐洲一直在大量進口玉米,根據歐盟作物觀察站統計的數據,截止11月21日,歐洲共進口玉米1154萬噸,和去年同期的509萬噸相比,玉米進口量翻了一番。
巴西是歐盟的主要玉米供應國。同樣,根據歐盟作物觀察站的數據,截止11月21日,在進口的1154萬噸玉米中,巴西出口的份額占到了600萬噸。其次,是烏克蘭出口了480萬噸,西班牙和荷蘭是歐洲最大的玉米進口國。
因此,歐盟的玉米進口很容易受到巴西作為歐洲大陸主要出口國的價格和供應變化的影響,如果巴西向中國出口更多的玉米,則意味著向歐盟的出口量將大幅減少,同時,烏克蘭的玉米出口仍存在眾多不確定因素。據一位歐盟貿易商表示,隨著我國加入巴西玉米的競爭行列,這將對歐洲的糧食市場造成重大打擊,這也意味著歐盟從巴西購買具有競爭力的廉價玉米的時代將成為“過去時”。
我國作為全球重要的飼料用糧進口國,任何進口策略的轉變,都將會對國際飼料貿易帶來不小的變動。業界人士認為,如果2023年南美玉米收成良好,這可能將帶動國際玉米價格下跌,而且,由于玉米價格是飼料價格“風向標”的作用,這對其它谷物來說,可能不是好兆頭。